新聞動態
低維氧化鋅材料的載流子調控與功能化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 |
發布時間:2016/1/10 |
2015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,由東北師范大學劉益春教授主持完成的″低維氧化鋅材料的載流子調控與功能化研究″項目,獲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。
作為無機非金屬材料領域的研發項目,″低維氧化鋅材料的載流子調控與功能化研究″將在信息、民用以及軍事領域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,它可以給我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實實在在的影響。
信息領域:最早的VCD光盤采用的是紅色激光作為讀寫光源,一張光盤的存儲容量僅為700M左右。而當前主流的藍光DVD光盤采用的是藍色激光器,由于光盤存儲密度和波長成反比關系,所以藍光光盤單面容量高達25GB左右。未來,當我們用到項目中的氧化鋅做成的紫色激光二極管作為讀寫器時,將進一步大幅度提高光盤容量,這會給大數據時代的數據存儲帶來非常大的便利。此外,紫外光電子器件在日盲探測、紫外光通信等國防軍事領域也有著極為重要的應用。
在照明領域:該項目也有比較重要的應用。節能壽命長的LED照明已經逐漸取代了傳統的熒光管照明。但這種LED照明光是由藍光和黃光合成白光,色溫并不像人們平時所看到的太陽光那樣柔和、真實。而未來如果使用本項目發展的氧化鋅材料制成紫外LED芯片,通過紫光激發三基色熒光粉,將能獲得高顯色性、更接近于太陽光的光源,顯著提高人眼的舒適度。 |